【河南: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
周逸
“科长,快来啊!”高亢而惊慌的声音近日突然地在河南省中原区检察院的办公楼响起。
公诉科科长宋蕾听到喊声,立刻冲了出去,推开内勤办公室的门,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站在窗台上,身子想要探出窗外,两名公安民警正试图上前拉他下来。原来是公安带着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来办理移送审查起诉手续。
“你先别激动,我是公诉部门负责人,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慢慢说。”宋蕾一点点向前靠近。危险一触即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宋蕾一边让人立即联系消防紧急处置,一边迅速调整好安抚思路。
“不要过来!我不相信任何人。”男子歇斯底里地叫着。
“你走到这一步,一定是情非得已。是不是遇到什么过不去的难事了?”宋蕾清楚,让一个情绪激动的人恢复平静,最重要的是要与他产生“共情”。她先是表明自己理解他的举动,又明确告知检察机关会让每一个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举了很多实例,比如一些当事人在遇到案件和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时,也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检察官们都会及时伸出援手,帮他们解决法律难题、打开心结……不知不觉聊了40分钟,突然,男子蹲下身子掩面啜泣。
宋蕾明白,他内心的壁垒已经松动,便赶紧把他扶下来坐在沙发上,详细询问起案情。原来,男子周某在郑州某建筑工地打工时与被害人发生争执,混乱中打掉了被害人的两颗门牙。案发后,周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后因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与被害人达成和解,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
因家人都在广东东莞打工,在向公安机关报告获准后,周某也远赴东莞打工补贴家用。在周某看来,取保候审就意味着案件“了结”了。近日,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他才意识到,案件还远未到“了结”的程度,身心疲惫的他终于情绪失控。
根据周某的讲述,宋蕾认为他涉嫌的故意伤害案符合正在试点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条件。于是,她耐心向周某释法说理,告诉他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尽管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但对其刑事责任的评判仍应按司法程序继续进行。同时,宋蕾还告诉周某,鉴于案情轻微,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形,可以对周某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周某听后也同意适用该程序。
第二天上午,宋蕾和同事联系值班律师为周某提供法律援助,下午通过远程庭审,法院当庭采纳了检察院的量刑建议。
“现代社会很多人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像周某这种情况并非个案,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一步,我们将对此类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分析,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置和防范机制,并在规范办案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心理疏导和释法说理能力。”宋蕾介绍道,该院将整合控申、公诉等部门力量集中研讨,将释法说理与办案紧密结合,在依法妥善处理纠纷的同时,还促使当事人更好地学法懂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