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围在一位仪态端庄的女教师身边,女教师手拿着画笔一边画,一边认真地向学生们讲述其中的技巧。随后,一幅描绘青海壮丽山河的美景图跃然纸上。这位女教师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第二寄宿制初级中学的美术老师郭金萍。
1996年,满怀理想的郭金萍开始了教师生涯,20多年来一直在一线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说起专业,平日里文静的郭金萍话多了起来,和记者讲起其学生的绘画作品《男青年头像》的创作故事。“因为这幅作品,我被青海省教育厅授予‘伯乐奖’。该作品原型是门源县一名老师。学生在创作前,我建议他就地选材,方便学生仔细观察人物并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绘画的同时捕捉其神韵,这样的作品才能有血有肉。”在教学中,郭金萍会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所需素材,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注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后,郭金萍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采用有针对性的批改方法,因人施教,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经过多年实践,她总结出课堂教学的“五认真”准则:认真课前准备、认真设计教案、认真组织教学、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及时总结。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郭金萍不断学习充电,努力钻研教材,打磨教学方案,每次教学都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她给学生留足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每一名学生发言后,郭金萍循循善诱进行引导,做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课堂效果实现事半功倍。她教学设计的《春天的畅想》在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案例活动中获评三等奖。除了课堂教学,郭金萍还承担学校社团辅导工作,利用每周社团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后辅导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谈及教学理念,郭金萍说道。
工作中,郭金萍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后进生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一直是她关爱的重点。郭金萍告诉记者,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孩子占比较高,这些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和交流,日常缺少关爱,对他们健康成长造成了消极影响。因而在学校里,郭金萍总是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尊重。她通过电话沟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就孩子在校情况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在她的帮助下,很多困境中的学生重新燃起对学习的信心。
教学之余,郭金萍醉心于个人作品的创作。2022年出版的《海北州中青年书画家系列丛书之郭金萍》中,收录了她大量描绘青海大美山川河流的国画作品,其中一幅“生态宜居村”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画中的村落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宁静的山村绿意盎然,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我创作的国画以山川河流居多。随着近年来青海省加大了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青海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激发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除此之外,郭金萍的作品《祥满高原》入围“喜迎二十大”青海青年书画展,60多幅绘画、篆刻、剪纸作品分别发表在《美术大观》《新美术》《写生》等书刊。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郭金萍对今年全国两会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一号检察建议”相关内容感触颇深,认为最高检发出“一号检察建议”以来,校园普法活动越来越多,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措施得力,平安校园建设在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的携手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效。郭金萍提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校园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我希望检察机关加大‘一号检察建议’落实的深度与广度,在加大打击涉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开展形式更为丰富、针对性更强的校园普法活动;更多关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以及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保护问题,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提出暖心建议的同时,郭金萍对近年来青海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给予肯定:“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定期在学校开展不同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为做好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提供了助力。”郭金萍建议,检察机关要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强和代表的沟通联络,使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期待检察机关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