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刘新华:用“为民”之心守护碧海
2023-09-28 16:05:00  来源:检察日报

  “开海喽!”9月1日,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海域伏季休渔期结束了。中午12点刚过,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登记在册的1600余艘渔船向着广阔的大海进发,开启了新一轮的耕海征程。海风扑面,马达轰鸣,渔民爽朗的笑声传入耳中……看着眼前的一切,岚山区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二检察部主任刘新华在回访督促整治“三无”船舶一案时欣慰地说:“耕海牧渔,渔民们又将迎来丰收的一年!”

  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刘新华的目光始终紧盯“为民”二字,只要牵扯到老百姓利益的案件,只要牵涉到公共利益的事,就一办到底。群众不满意就继续跟进,向前再迈一步,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小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人民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从检15年来,刘新华始终秉持“向前一步解决问题”理念,务实重干,带领办案团队办理了多起优秀或典型案例,个人则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人才库”,并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最美检察官”等称号。

  “三无”船舶清零了

  生在海边,长在海边。作为土生土长的岚山人,刘新华对大海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

  “大海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现如今岚山区登记在案的1600余艘渔船,为他们耕海牧渔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刘新华说。1600余艘渔船,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刘新华与同事护航海洋的一片赤诚。

  2021年,一起“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舶案件引起了刘新华的注意:当年2月,岚山区某养殖协会渔民反映,相关海域存在“三无”船舶影响渔业安全生产活动问题,不法分子利用“三无”船舶违法载客出海观光、海钓,擅自出海从事非法捕捞,这些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新华和同事立即赶到辖区内海域,查码头、访渔户,到驻地村居及相关执法机关走访座谈,多方了解“三无”船舶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现场勘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这些船舶中,有的未刷写或安装船舶识别号,有的船体破损老旧、非法改装、未配备救生衣等,严重扰乱了当地正常渔业生产秩序,同时对渔民人身和海域航行安全带来隐患,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刘新华回忆道。

  问题出在哪里?对此,刘新华专门查阅了大量涉渔法律法规,牵头负责与各相关执法部门召开座谈会,厘清多个执法部门承担的具体管理职责。伴随着走访、调查深入,刘新华查找到了症结所在:多个执法部门权责不明、证据固定难、违法人员难找、查获的“三无”船舶存放地点难找、看管费用高、看管风险高、违法成本低、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就此,岚山区检察院主动作为,在前期调查基础上,梳理渔业船舶相关法律法规,于2021年4月分别对海洋渔业行业主管部门等发出检察建议,要求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在各自监管领域内依法联动履职。

  收到检察建议后,经过岚山区检察院主动沟通、积极推动,该区海洋发展部门牵头与海事、海警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三无”船舶集中治理活动,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21次,拆除“三无”船舶77艘,收缴“三无”船舶339艘,辖区内“三无”船舶实现历史性清零。

  2022年8月,该案入选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评选的“2021年度检察公益诉讼优秀案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无’船舶是影响渔业生产的大隐患,以前那些‘三无’渔船禁渔期可能还照样捕鱼,现在全部拆掉、运走了,感觉码头都宽敞了不少。”今年6月8日,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刘新华和同事们开展“益心向海”保护海洋生态走访活动,沿海渔村的渔民高兴地说。

  美丽的海岸线回来了

  城中有海,海在城中。绵延的“黄金海岸线”是岚山引以为傲的景致,当地旅游业也因此蓬勃复苏,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5年前,这片珍贵的沙滩却是另外一番模样:辖区内松虎湾海域部分海岸线存在违法用地、非法弃置垃圾和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刘新华到松虎湾走访发现,印象中的海清岸洁景美已经不复存在,脏乱差的岸滩让人心痛。

  事不宜迟。经批准立案后,刘新华和同事勘查现场,运用先进设备进行取证和动态跟踪,到该区海洋渔业主管部门、所辖乡镇(街道)政府了解情况。经深入调查,他们认定:辖区内松虎湾等海岸带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非法弃置垃圾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同时,某建设公司未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占用海域填海3.5公顷。

  2018年6月12日,刘新华向海洋渔业主管部门、所辖乡镇(街道)分别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职责,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对违法排污以及非法占用海域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在诉前就实现公益保护,是此类案件的‘最佳司法保护状态’。为此,我们采取诉前磋商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厘清监管职责,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刘新华说。

  检察建议发出后,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检察建议内容。其中,该区海洋渔业主管部门还牵头制定查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方案,实施退渔还海、修岸护海、治污净海、绿色养海、文化兴海等碧海行动。此后两个月时间,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和乡镇(街道)督促拆除违法建设142户192处,完成退渔还海477亩,新建护岸893米,完成海滩修复回填工程1.75万立方米,修复海岸线2.42公里,查处违法案件7起,收缴罚款5000余万元。

  “蓝碳”生态损失补偿了

  松虎湾海岸线恢复了,可故事远没有结束。岚山区随即启动松虎湾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工程,在滩涂上、公园内种植了一排排整齐的柽柳。而今,百万株柽柳随风摇曳,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美丽的海岸线又回来了。

  看着成片的柽柳,刘新华想到柽柳适合在盐碱地生长,对改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是公认的碳汇树种。“最高检发布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提出可以探索通过认购碳汇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能否继续向前一步,将柽柳林打造成全省首个以柽柳碳汇为主的碳汇交易、碳汇示范林种植平台,探索建立在公益诉讼中认购碳汇产品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补偿机制?”

  敢想敢干、说干就干,这是刘新华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今年6月2日,在他的努力下,岚山区检察院与日照兴岚控股集团在岚山柽柳公园举办了“检察公益蓝碳固碳基地”揭牌仪式。

  办案结果是检验一项机制运行成效好坏的重要标准。“非法捕捞黄蚬子等贝壳类生物,在损害海洋生物资源的同时,也减损了贝壳生物具备的海洋净化、固碳等海洋生态服务功能,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即海洋碳汇损失人民币2446.48元。”今年8月23日,由岚山区检察院提起的日照市首例适用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案在岚山区法院开庭。

  该案中的被告使用禁用渔具拖曳齿耙耙刺非法捕捞黄蚬子2.7万斤,对鱼虾贝类的子孙后代杀伤力极大,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损失。刘新华认为,海洋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是固定碳、储存碳的宝库,其中海洋贝壳类生物更是具有高效的碳汇功能。贝壳类生物减少的同时,会造成海洋碳汇效应的减损。

  “待案件判决赔偿金到位后,可以选择以种植柽柳等方式替代生态修复,实现海洋生态利益的填补和续造,提升海洋生态固碳能力,确保受损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刘新华对探索实施的碳汇补偿机制充满了信心。

  “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职责,我将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这句话早已成为刘新华的座右铭,他也始终奋战在公益诉讼办案第一线,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人民有所需,我必有所为。正是源于这份为民之心,刘新华以专业写就敬业——他创新的经验做法《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让公益诉讼制度落地生根》在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他主持的公益诉讼创新工作,被确定为省级公益诉讼服务标准化项目;他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公益诉讼检察案件范围拓展研究》顺利通过省检察院结题验收;他撰写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调查》《探索检察公益诉讼立案标准,助推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化办理进程》分别获全省优秀课程、2021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工作创新项目一等奖。

  坚守公平正义,做为民而有“温度”的检察官,刘新华一直在路上……

  编辑: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