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有个村子叫白云山村,村因山而得名。近年来,白云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变化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
陈保超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少年时,因家里生活困难,十几岁的陈保超决定外出谋生、自食其力。由于他头脑活络、踏实勤劳,很快掌握了经营生意的门道。在外打拼的多年里,陈保超修过自行车,卖过煤球,经营过沙子、水泥等生意,前些年又涉足建筑工程领域,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我之前在外面办企业,每次回乡都觉得乡亲们看我的眼神不一样。他们觉得我成了‘大老板’,高攀不上。看到破旧的村子和乡亲们的生活窘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我想带领他们共同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陈保超说。
2017年6月,陈保超毅然放弃在外创办的企业,回到家乡白云山村,接过老支书的担子,扛起带领父老乡亲致富的重任。自此,白云山村怎么发展不走弯路、怎么发展才能让群众增加收入,成了陈保超的心头大事。
为了找到适合当地情况的致富道路,陈保超带领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多次到山东寿光、聊城等地考察调研。经过调研论证,向专家请教学习,陈保超和村干部们结合白云山村碱性土壤的特质,定下发展大棚经济、主打碱地番茄的种植规划,以产业兴村富民。
说干就干。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又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修建38座温室大棚。不少村民担心有风险,心中顾虑重重,陈保超第一个认购大棚,带领党员干部先行先试。在陈保超和党员干部们的努力下,每座大棚种植番茄当年净收益达8万余元,乡亲们认购大棚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随后,村里相继建成二期、三期温室大棚,如今,村里已建有165座大棚。短短几年,白云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的楼房多了,街上的小汽车多了,就连曾经的贫困户也都住上了新房,村民年平均收入达4.5万元。陈保超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番茄书记”。
村民生活富了,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陈保超于是带领群众开展“一宅变四园”人居环境改造,同时,注重挖掘美丽乡村文化,重建白云书院,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研学基地,让白云山村成为新时代新农村一张亮丽的“名片”。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陈保超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年3月,首次参加全国两会的陈保超行程排得很满。会议期间,他在驻地忙着四处敲门“取经”,他虚心向参会的农业专家代表、种植大户代表、企业家代表请教,请他们为白云山村兴村富民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他还做起“推销员”,拿着村里培育的新品种小番茄让大家品尝,为家乡的土特产代言。
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陈保超提出的建议大多和农业发展有关。为了加大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他建议更多的专家下沉到基层,给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他希望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享受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村里拥有教育水平较高的幼儿园,青壮年有更多机会在家乡就业。“我希望能尽我所能,为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陈保超说。
谈及检察工作,陈保超表示,自己非常关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一旦受到不良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这些孩子需要帮扶、关爱和教育。”陈保超希望兰考县检察院充分利用好“桐心未检工作室”,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希望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和宾馆、网吧管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