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司法公开做“加法”
【湖南:资兴市检察院】
本报讯(记者张吟丰通讯员彭跃军)10月22日,湖南省资兴市检察院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在资兴市白廊镇布田村依法对2件2人不起诉案件进行现场公开宣告,这是该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的一个生动画面。至此,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15件17人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系列案中,5件5人被起诉,10件12人被不诉。该院在严格司法的同时以人为本,通过不起诉公开宣告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检务公开,为司法公开做“加法”。
今年4月至6月,是资兴市东江湖禁渔期,禁渔期内严禁在东江湖水域以任何形式捕捞水产品。然而,在此期间,公安机关仍查获了上述系列案件。该院受理案件后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托“四步工作法”,在有效开展调查、具结和宣告的同时,结合回访,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该院受理后,首先对该系列案进行了认真审查,走好“四步工作法”的第一步。即先对犯罪情节、主观恶性、悔罪态度进行严格审查。审查中也认真听取当地政府、村民群众和公安机关对嫌疑人的现实表现意见。
告知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和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听取值班律师意见,审查嫌疑人的全部案件材料。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在场值班律师在具结书上签字,走好“四步工作法”的第二步。这15件17人系列案件中的10件12人,在了解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后,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并主动交纳了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水生态修复资金。
为了充分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教育广大村民,该院在被不起诉人居住地进行不起诉决定现场宣告,走好“四步工作法”的第三步。该院流动办案,通过悬挂检徽,设置宣告活动区、布置侦查机关及诉讼参与人席位、旁听席位,借鉴庭审化格局,凸显不起诉公开宣告活动的庄严性。
今年8月以来,对上述10件12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该院分别在资兴市三都镇鹿东村、八面山瑶族乡豪园村、黄草镇丰林村等十多个村举行了现场公开宣告不起诉活动,邀请了镇政法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市、乡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公安局办案民警及部分当地村民参加。既教育了被不起诉人,也让村民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法治教育,把法治宣传教育面对面地送进了村民心中。
宣告并不意味着办案结束,该院检察官们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被不起诉人进行回访,了解被不起诉人的生产、生活及遵纪守法情况,走好“四步工作法”的第四步。今年以来,该院对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已经公开宣告的被不起诉人全部进行了回访,在回访中教育被不起诉人要以此为警示,选择正确的时间、地点(水域)和捕捞方法进行捕捞。
与此同时,该院还认真做好不起诉公开宣告信息发布、旁听预约、文书公开等工作,促进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增强办理不起诉案件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