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母亲的命”,现年67岁的“高龄产妇”张恒(化名),眼下正为自己腹中的双胞胎胎儿难过不已。
家住北京的张恒是一位失独母亲,4年前她的独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当年,张恒与老伴联系民政部门收养一个孩子,去了几次,得到的答复是,办理收养原则上年龄限制到65岁,而张恒要想收养的话,需要登记等待。之后,张恒和丈夫到云南、河北等地联系孤儿院,但都因条件不合适而放弃。
“代孕是违法的,想来想去,我决定做试管婴儿。”张恒说,2017年开始,她准备接种试管婴儿,除了查询相关材料,联系这方面专家外,张恒开始锻炼身体,每天1000米游泳,提高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最终,张恒联系到台湾试管婴儿的专家,随后前往台湾接种试管婴儿并获得成功。
回到北京后,张恒前往宝岛妇产医院进行产检,被发现血压较高,属于高危产妇,于是转到北医三院。
“上周医生劝我终止妊娠。”张恒说,她不同意做引产,希望把孩子健康生下来,但医院方面表示她的情况不适合生产。
“孩子是母亲的命,也是我的精神寄托。”张恒说,在失去孩子后,她一度要依靠3片安眠药才能入睡,但当想到还可以有个孩子时,感觉生活有了一些希望。所以,她目前不敢到医院做产检,只是在家中休养。
摘自8月8日《新京报》
医生建议终止妊娠,是根据孕妇的自身状况作出的专业建议。“67岁”,“妊娠期高血压”,这两项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人胆战心惊。面对可能的风险,医生提出建议是负责任的表现。当然,最终决定权在张恒。
“早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为人生四大悲事,张恒夫妇失去独子的痛苦,不难想见。再生一个孩子,转移下注意力,找回活下去的意义与动力,这是不少相同境遇人的选择。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宝,摧毁父母很简单,只要毁了他们的孩子就可以。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说:“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张恒已经经历过一次丧子之痛,再次让她放弃腹中胎儿,的确很难。
张恒最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不好说。不过,我想提醒她的是,不愿意终止妊娠,也必须去做正常的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一旦出现指标异常,也能及时干预,确保胎儿健康。不去产检,可不是理智选择。我还想给医院提点建议,医生尽量将张恒的身体情况、生孩子的风险,跟她和家人讲得更详细一些,这样有助于她作出更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从情感上,我希望孩子能生下来,饱尝失子之痛的二位老人,可以重新体味天伦之乐。但理智告诉我:生命和健康面前,容不得冒险。
(本期坐堂操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