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四川宜宾人的微信朋友圈传出“一名12岁女孩遭后妈殴打”的信息,流传于网络的照片和视频触目惊心,孩子手臂、背部等处伤痕累累。记者走访后证实,孩子身上的伤痕系其继母高某用衣架、撑衣杆虐打所致。目前,宜宾县公安局已介入调查,高某被刑事拘留。
8月25日下午,在宜宾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做完笔录后,女孩秋燕被带到宜宾县人民医院做身体检查,所幸并无大碍。秋燕说,这不是她第一次挨打。秋燕称,有时被打是因为自己耍游戏,大部分原因是继母看她不顺眼。“我以前对她有反感,经常跟她闹。”秋燕回忆,这次被打的原因是她跟同学聊天聊晚了,“跟陌生人聊天,(父亲和继母)就可能认为搞网恋。”秋燕说,“父亲跟后妈是一伙的,每次挨打后我只有一个人忍着。”
邻居对高某的评价还不错,但经常打秋燕是事实。秋燕的父亲罗某承认妻子殴打女儿,称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她。罗某说他和前妻在秋燕不到一岁时离婚,孩子由他抚养,他承认近两三年确实对秋燕管得越来越紧。秋燕学习成绩本来不错,但近来,他们夫妇发现女儿常偷玩手机。最让他不放心的是,秋燕有早恋迹象:“有天我们都在老家住,她的电话半夜响了,每次她就给对方说打错了,不敢接,但对方还是经常打来。”
摘自8月27日《成都商报》
没有专业培训,无需资格考试,更不必持证上岗,我们就成为父母大军中的一员。如何教育孩子,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一直在摸索,孩子就是我们的实验对象,在他们身上进行着各种尝试。当耐心耗尽时,部分父母便会依托暴力解决问题。然而,若打骂能管教好孩子,教育未免太简单了。
笔者初为人母,幼子开始对各种东西感兴趣,尤其是大人的头发。每天早晨我都是在她扯头发的游戏中痛醒,心中怒火升腾的时候,总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她并不明白你的感受,你可以告诉她你很痛,但不能发火。”数月以来,我都能忍住。今天细想来,应该是因为爱孩子。
秋燕生活的家庭环境特殊,亲生父母离异,且父亲在外务工,对她的教育主要由继母承担。但秋燕觉得“继母看她不顺眼”,双方成见、敌意很深。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任何一个孩子因死亡、离婚、被抛弃而失去父母,永远是个悲剧。有些单亲家庭确实也尽到了照顾自己孩子的责任,但是多数美国人认为,单亲家庭并不是理想的模式。”重新组合家庭中,孩子亲生父母的养育责任更重大,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还要调和好子女与继父(母)间的关系。在这方面,秋燕的父亲是不合格的。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认为:“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爱是教育的核心,离开了爱的所谓教育,已经不是“教育”,有时甚至是伤害。
以爱之名的伤害,生活中还有很多。
(本期坐堂操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