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特征分析及治理路径 ——以某地检察机关近五年办案数据为分析样本
2023-07-20 11:31:00  来源:检察日报

黄花 桂林 程涛 汪文祥

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其违法犯罪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通过观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情况,分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特征及原因,进而探索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治理路径,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征分析

2018年以来,A省A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涉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分别为70件107人、197件331人,依法提起公诉143人,对161名在校学生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具体而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主体特征明显。第一,实施违法犯罪的在校学生年龄较为集中。16岁至17岁的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发生率较高,占相关审查起诉人数的64.95%。第二,实施违法犯罪的在校学生大多是男生,占比达93.05%。

二是暴力犯罪居多。从在校学生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来看,涉及罪名多达31项,主要集中于妨害社会管理、破坏社会秩序、侵害他人权利等带有暴力特征的犯罪。其中,在校学生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故意伤害等四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数,占比达54.38%。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超过六成案件为共同实施违法犯罪。

三是违法犯罪发生地集中。从上述数据来看,发生在县域的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占比达77.34%。

二、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治理困境

一是家庭教育监管缺位。第一,一些家庭结构不全,导致孩子成长环境不佳。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或家庭重组,因此性格变得孤僻、染上不良嗜好。第二,一些父母陪伴不足,导致家庭监管不足。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城乡接合带,部分父母外出务工或者忙于生意,无暇陪伴、无力监管,自然就无法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三,家校沟通不畅,导致监管合力不强。学校老师与部分家庭之间沟通联系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校学生不良行为不断严重。

二是学校培育管理偏失。一方面,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法治素养、心理健康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法治教育“走形不走心”、心理疏导不及时。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存在管理漏洞,特别是在傍晚放学后或晚自习结束后等时间点管理松懈,致使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实施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少数在校学生因而卷入违法犯罪。

三是社会调控引导乏力。第一,相关部门对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娱乐场所允许或默许在校学生通过借用身份证件、冒充成年人等方式进入,从而诱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第二,主流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不明显。受互联网、自媒体等平台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三观”错误,甚至将其外化为日常行为。

三、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治理路径

一是健全社会防控体系。第一,强化家庭教育监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的运行保障机制,拓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渠道,提供多元化精准指导服务。此外,提升家校沟通合作效果。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起便捷、及时、高效的沟通渠道,借助主题活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思想状态等情况及时沟通,重点对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第二,强化学校培育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的风险防范,切实防止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行政机关也要主动履职、长效治理,努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第三,强化社会调控引导。网信等部门要用更加严密的监管制度,有效防范各类不良信息的传播。公安、文旅等部门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网吧等特殊场所的动态监管、法治宣传,防止未成年人违法进入特殊场所。检察机关要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协作,开通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警情专线。

二是完善司法干预体系。第一,分层处遇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一般不良行为在校学生,可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回归正轨;对严重不良行为在校学生,可采取公安机关矫治教育和专门学校专门教育相结合的矫治方法;对涉罪在校学生,依法采取监禁矫治和社区矫正的方法。第二,逐步完善司法预防的体系建设。一方面,增强普法宣传实效,结合本地实际及受众特点创新宣讲形式,提高在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深层原因,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履职,降低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可能性。第三,建立完善违法犯罪治理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强化司法办案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和社会支持体系的专业化发展,推进违法犯罪治理的智能化建设。

  编辑:许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