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杨泽 王鹏翔
工作中的杭侃
今年4月,云冈研究院和大同市魏碑研究院联合开展“品鉴北朝造像技法,参悟魏碑艺术源流”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图为杭侃(左三)向学员们介绍云冈石窟基本情况。
杭侃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石窟依山开凿,气势雄浑,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佛龛约1100多个,大小造像5.9万余尊。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一直在保护研究云冈石窟的路上不懈努力着。
结缘石窟
见证三十年巨变
“云冈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大型皇家石窟。它为以后的石窟建造树立了样板,并开创了‘云冈模式’,对中国早期大量石窟影响深远。”提起云冈石窟,杭侃的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
考古学专业出身的杭侃一直对云冈石窟怀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师从考古学泰斗宿白的他在导师的影响下与云冈石窟结缘甚早。1993年,因为要完成一篇涉及云冈石窟的作业,杭侃第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云冈石窟。“印象很深刻,我们身处其中,看到石窟表面披着一层厚厚的煤灰,明显感受到拉煤卡车经过时引发的震动……”杭侃直言彼时的石窟周边环境状况较为严峻,他也由此真切地意识到保护云冈石窟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杭侃没有想到,与云冈石窟建立的缘分,一结就是几十年。30年后的今天,尘土飞扬的运煤道路已经改道,经过无数云冈人的接续努力,如今石窟的周边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作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现在这里景色宜人,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今年五一小长假,游客量突破18万人,最多一天接待游客5.2万余人。”杭侃对云冈石窟周边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欣喜,“巨变背后是无数人辛勤的付出。”他说。
牢记嘱托
石窟保护永远在路上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来到云冈石窟,走进洞窟仔细察看雕塑,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总书记的谆谆话语让每个山西人、每个云冈石窟保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同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部署,在山西省高校内积极筹备开展“云冈学”研究。作为石窟研究领域的专家,杭侃受邀前往大同研讨“云冈学”的学术建设问题。经过扎实深入的前期准备,2020年10月30日,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揭牌成立,杭侃担任首任院长。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山西大学还成功将“云冈学”申请为考古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云冈学”建设迈向新阶段。2021年2月19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云冈石窟研究保护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一体推进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云冈研究院正式成立,杭侃任云冈研究院院长。“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对进一步做好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以及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充满信心。”杭侃说。
云冈造像多基于砂岩雕琢,千百年来在风蚀、雨水冲刷等侵蚀下,石窟已经进入“老年”状态,面临岩体裂隙、水患、风化等多种病害的威胁。多年来,杭侃一直坚守在石窟保护研究一线。“危岩体加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还面临更大难题,比如,风化的问题短时间看尚不明显,但10年20年之后再看,就可能变成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这里最早开凿5个洞窟之一的第16窟,我们今年不得不对该洞窟进行封闭,原因就是这里发现了裂缝,尽管目前还很微小,但潜在的保护压力很大。”谈及石窟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杭侃的言语间充满了担忧,他表示,如今,对石窟的预防性保护、精细化维护已成为他们的工作重点。
“云冈研究院是一个保护和研究机构。”这是云冈研究院的定位,也是杭侃和每一位云冈研究院同仁共同努力奋斗的方向。近年来,云冈研究院以“科研立院”为抓手,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做好云冈石窟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3年间,云冈研究院在石窟保护方面投入资金4829万余元。2016年至今,云冈研究院申报国家、省级、市级课题100余项,该院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内容涉及文物保护、考古、文物利用等多个领域,申请国家专利4项,获得国家、省级奖项4项。
勇毅前行
书写文物保护优秀答卷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杭侃建议加强我国的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强调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完善其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机制,必要时可成立国家遗产学院;建议合理化建设乡村博物馆、明确乡村博物馆定位……杭侃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凝结着他多年来奋斗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的深度研究和深切感悟,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采访中,杭侃表示,做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检察机关在保护云冈石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和检察官常常沟通联系。”杭侃对检察机关在云冈石窟保护方面的能动履职、倾力作为表示感谢。
2022年6月,大同市云冈区检察院联合云冈研究院建立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云冈石窟文物保护的协作机制。机制形成以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受理云冈研究院移交的影响云冈文物保护的案件线索。同年8月,云冈区检察院联合大同铁路运输检察院就办理的一起云冈石窟周边铁路运输集运站扬尘污染案件,邀请行政机关、问题企业负责人、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到云冈研究院上门听证,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听证会上,参会各方共同研判云冈石窟和周边文物保护的焦点问题,检察机关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监督。目前,整改后的煤棚已实现全封闭储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2月13日,大同市检察院检察长郑黎明走访云冈研究院时,杭侃详细介绍了云冈石窟周边煤尘、噪声、光伏等污染对景区文物的影响和危害,为检察机关更好履职,做好云冈石窟保护工作提供了专业意见。杭侃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发挥好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协同合作,增强与行政机关、其他司法机关的密切配合,共同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山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提及未来,杭侃信心满满地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带领云冈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毅前行,持续加大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丰富云冈学研究体系,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推动云冈学国际文化研究交流,弘扬云冈文化,讲好云冈故事,用实际行动书写优秀答卷,将文物保护事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