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 何毓灵
“自开馆以来,截至3月13日,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作为殷墟历史文物的守护人,看到大家对殷商文化这么热爱,我自己也特别自豪。”3月13日,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返回河南安阳的全国人大代表何毓灵,看到一则《安阳殷墟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人气持续火爆》的新闻,心里很高兴。
何毓灵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何毓灵走上首场“代表通道”,向大家讲述殷墟考古与文物传承创新发展的故事,并现场向国内外朋友发出诚挚邀请:“那尊让我一直牵挂的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亚长牛尊目前正在展厅‘C位’,欢迎大家来殷墟博物馆新馆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亚长牛尊是何毓灵和他的团队一起发掘的一尊十分重要的青铜器。2000年底,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何毓灵,在前辈带领下,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当我们用手铲、刷子等一点点剥离出青铜牛尊时,大家欢呼声一片。”何毓灵向记者解释,这是殷墟近百年来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容器。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些内容都让我倍感振奋。”何毓灵介绍,2月26日,安阳殷墟博物馆建成开放,围绕商文明这一主题,2.2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出近4000件文物,全面展示出3000多年前中华青铜文明鼎盛时期的面貌。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何毓灵看到不少游客“全家总动员”,特别是很多年轻人慕名前来打卡,“这说明商文明的魅力正在被更多群众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我愿做文物的守护人,让文物更多地走进群众视野。”何毓灵动情地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作为考古一线工作者,何毓灵尤其关注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和同事们一直与当地政府和检察机关保持着密切联系,曾多次受邀参与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庭审观摩等活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殷墟。”何毓灵了解到,安阳检察机关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将常规办案手法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涉文物犯罪漏罪漏犯类案监督模型,他对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守护殷墟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建议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常态化开展文物保护法治宣传,与多部门加强协作,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大格局机制,为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古都文脉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