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杨来法”式检察联络员制度落地生根
2022-02-24 09:24:00  来源:检察日报

  在河南省栾川县庙子镇,每天晚上8点到10点,一个专讲民法的抖音号准时开讲。该号的主人王六娥退休前是一名司法行政人员,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庙子镇涉农检察联络员。这是“杨来法”式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在其发源地河南栾川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是栾川县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最先提出建立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2020年4月,河南省检察院把试点推行“杨来法”式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纳入当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十件实事”之一,向社会公布。如今,这一制度已在河南检察机关全面推开。

  作为这项制度的发源地,栾川县检察院做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在栾川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拨云岭村有相邻两户村民同时经营“农家乐”。都说“同行是冤家”,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关系原本很好的两家人因争抢客源发生矛盾,险些大打出手。杨来法得知此事后,把情况及时反映给县检察院。该院遂立即派出检察官赶赴拨云岭,与联络员一起上门做沟通工作,让两家人坐到一起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联络员和检察官在一旁细致耐心地进行释法说理,最终使两家言归于好。

  “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会发展成刑事案件。”杨来法说。记者在该村采访时,群众普遍反映,“自从有了(涉农检察)联络员,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

  “如今,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已成为栾川检察‘零距离服务群众,打造枫桥经验检察版’的一张名片。”栾川县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李芳表示,随着涉农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该院发现仅在乡镇一级设立联络员、联络站,离群众还不够“近”,扎根基层还不够“深”。

  为此,2020年8月,该院按照“一村一员,村级全覆盖”的标准,经过乡镇推荐等固定程序,从全县各行政村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等综合素质高、热心服务群众的人员中选聘村级联络员214名,其中61人是人大代表,建立40个村级联络站。

  “作为这一制度的发源地,我们既感到光荣,又感到‘压力山大’,我们总不能还没有外地做得好吧?”栾川县检察院检察长潘萌说出心里话。

  带着这样的“压力”,栾川县检察院在创新涉农工作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他们根据联络员自身性格特点、工作职责等,点对点指导联络员采取开通线上普法直播间、开设线下普法大讲堂等形式,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特色活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介绍检察职能,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助推检察工作更快更好服务群众。“王六娥的普法抖音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潘萌说。

  在李芳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该院编印的最新一期《涉农检察联络工作简报》。她介绍,该院每月编印一期这样的小册子,主要内容是涉农检察典型案例、开展的重要涉农检察工作、检察机关重大事项等。截至目前,已编印25期,展播联络员风采6期,不但拓宽了涉农检察工作的覆盖面,也调动了检察联络员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该院利用涉农检察联络员制度宣传检察职能60余次,累计覆盖群众人数4万余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20余次,协同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收集反映问题、意见建议240余条,收集案件线索20余件。

  编辑:许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