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审查揭开面纱
2018-07-25 11:08:00  来源:检察日报

  【济宁市检察机关】

  “孩子现在在读高中,学习劲头很大,多亏你们之前对他及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让孩子的‘一时错’没有导致‘毁终生’。”近日,未成年人邵某的父母来到济宁市检察院,向检察官再次表示他们的感谢。

  两年前,不满15周岁的邵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矛盾,争吵打架致他人轻伤。借助羁押必要性审查系统,检察人员从邵某涉案对应的可能法定刑、犯罪危害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后,认为可以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得知这个消息,邵某的父母非常高兴,后续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校方也同意邵某继续在校学习。检察人员据此提出变更强制措施建议并被办案机关采纳,邵某得以取保候审。

  在押人员是否需要羁押,系统会综合“考虑”给出参考;案件文书是否有误,系统会自动校验、精准识别;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系统能智能抓取推送到检察干警面前……在近期召开的“全市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应用工作推进会”上,济宁市检察院智慧检务精彩亮相。

  “济宁智慧检察平台包含智慧办案、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支撑4大体系,研发整合了多个系统功能。”该院信息处处长杨凯介绍说,该平台今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平台涵盖的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案对应的可能法定刑、危害后果、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社会危害性因素以及与刑事诉讼环节有关的情节认定分别设定相应分值,自动进行量化评估。“羁押必要性审查系统与全市各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系统联网,新羁押入所人员的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送到该系统中。检察人员会及时对案件进行评估,对达到一定分值的案件及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有效提高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质效。”城郊区检察院业务三处处长王开峰畅谈使用心得。

  2017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执检部门共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486件,同比增长47%;羁押必要性审查变更、解除强制措施人数占执行逮捕比例19.77%,变更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办理的3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分别获全国、全省精品案件和优秀案件。“智慧检务建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该市检察机关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检察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打造体现时代精神、独具济宁特色的智慧检务新品牌。”这是济宁市检察院检察长宋晓磊的要求,也是济宁智慧检察发展的目标。

  编辑:许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