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定安县检察院通过配强公益诉讼工作队伍、加强外部协作等措施确保公益诉讼工作全面推进。截至目前,该院共受理线索6件,立案审查6件,公益诉讼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该院党组以省院开展“增绿护蓝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为切入点,成立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公益诉讼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树立“三大理念”,将公益诉讼作为新时代检察监督职能新的增长点、新的工作亮点来谋划,积极向党委、人大、政府作公益诉讼专题汇报,争取党委、人大以及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内外联合,形成整体合力。一是加强外部联系。主动与县环保局、林业局等单位加强工作联系,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共识,各单位与检察机关一道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初步建立公益诉讼沟通、协调、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工作机制,并摸排出一批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如该院在收到县国土局移送的定安县生态保护红线区违法违规线索后,摸排发现了定安县龙河镇茶根村委会黄某等人在基本农田里违建槟榔加工厂,破坏土地资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线索。经过深入调查,该院向龙河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目前正在整改中。二是加强内部协作。建立与公诉等部门的线索移送机制,共同促进公益诉讼工作依法开展。如公诉部门向诉讼监督局移送犯罪嫌疑人王某等5人在定安县定富路对公路两旁的176棵防护林进行环割“扒皮”损坏树木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线索,目前该院已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配强公益诉讼队伍,提升队伍素质。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公益诉讼工作,认为要全面履行公益诉讼职责,确保公益诉讼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一支专业高效的公益诉讼队伍是必要保证。经院党组研究,诉讼监督局民行业务条线将一名员额检察官充实到公益诉讼队伍中,为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把握关键环节,着力提升案件办理成效。该院充分利用诉前程序及时解决问题,正确把握检察建议发出的内容和时机,用高效合法合理的方式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对已经履行诉前程序的案件加强跟踪监督,对后期仍不履职或者履职不到位的,及时提起诉讼,确保案件质效。如该院在发现定安县田洋公园附近违法堆放垃圾,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线索后,积极勘查现场,及时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环保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环保局在收到该院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此处违法堆放的5.4万立方米的垃圾进行清理整改。该案被省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10个典型案件之一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发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