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
今年3月16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合同诈骗罪对一起利用艺术产权交易平台骗取投资人大量钱款的多名主要涉案人员批准逮捕。
实际上,这起案件早已进入检察官视线,2017年底,浦东新区金融检察监督线索移送平台显示,上海创怿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私自设立的“中国国际艺术产权交易所”出现异常,有多名投资人反映投资被套牢无法提现,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新区金融服务局、公安分局、检察院多次就这个交易平台异常情况进行研讨,最终锁定案件的关键在于这个交易平台的“资产包”是否虚假。
经深入调查查明,“中国国际艺术产权交易所”无任何经营资质,该公司以平台的名义与投资者签订开户协议,投资者资金转入该公司并使用公司提供的交易软件进行所谓股票交易,该公司推行的“资产包”在评估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虚假评估,其利用“资产包”股票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地位,肆意操纵股票价格以达到骗取投资人钱款的目的,造成投资人巨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惩治假借金融创新之名实施的新型金融犯罪,浦东新区检察院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破解金融风险防控难题上。2016年以来,该院共办理金融犯罪案件1376件1790人,其中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209件544人,包括“E租宝”等一批重大金融犯罪案件。
同时,该院金融检察也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他们建立并完善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利用与各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督线索移送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推送线索,实现现代科技与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深度融合。并主动对接金融监管机构,适时通报金融犯罪案件的查办和预防情况,对机制漏洞和发案隐患进行风险提示,帮助监管部门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
此外,该院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金融风险预测预警提示。2016年以来,该院先后开展金融法律宣讲30余次,发放《金融领域刑事风险防范》和《金融诈骗十宗罪》数百余册,制定《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十二条意见》《涉自贸科创检察工作白皮书》,进行犯罪风险预测预警提示,适时开展犯罪预防和法治宣传工作。还针对司法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民间借贷、企业间借贷、房地产领域等风险点,以座谈会等方式及时通报公安、税务等有关部门,避免因执法不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